雷射雕刻有哪些技術?該如何選擇?
雷射雕刻機最重要的就是雷射光源,光源決定了波長與功率,就決定了適合雕刻或切割什麼材質。目前市場上最廣泛被應用的雷射光源有固體雷射、光纖雷射、二氧化碳雷射三大類。
一、固體雷射
使用激發固態晶體產生雷射,是最古老的技術之一。而固體雷射中常見的有「二極體雷射」與 「Nd:YAG 雷射」。
二極體雷射:原理類似常見的 LED 發光二極體,發光後,在內部結構有兩個平行的表面,讓光子在裡面來回激發半導體,只有特殊波長的光才會跳出這兩個平面發出雷射光。最常見的應用是雷射筆、光碟機。FLUX Delta+ 的雕刻模組也是使用 200 毫瓦二極體雷射,體積極小。二極體雷射通常功率小於 10W,由於功率較低、速度較慢,顏色較深、適合非常少量的非金屬雕刻,不適合切割。
Nd:YAG 雷射:主要使用「摻釹釔鋁石榴石」作為激發體,雷射波長為 532 / 1064 奈米。波長容易被金屬吸收,適合各類金屬雕刻,但不適合非金屬類雕刻。較高規格的雷射可設定脈衝以調整雕在金屬上的顏色。功率一般較小,但比二極體雷射高,速度快,適合金屬類雕刻,不適合切割。市面上的雷射打標機經常採納的解決方案,適合工廠做大量、小面積的金屬標記。
二、光纖雷射
發展時間較短,可以屬於特殊的固體雷射,使用半導體做為初始光源,並透過特殊的共振腔大幅增加輸出功率,波長通常在 1000 – 1800 奈米,適合雕刻或切割金屬,而不適合非金屬類材質 ( 樹脂類工程塑膠為例外 )。單位體積發光效率高。搭配機器單價較高,適合商用金屬打標或切割,速度快,耗能低。
三、二氧化碳雷射
最常見,最成熟,也是 Beambox 使用的雷射光源。運作原理為管內填充二氧化碳氣體,兩端使用高電壓激發氣體產生雷射。
40W – 150W CO2 雷射:
CO2 產生的雷射光波長為 10640 奈米,可以有效被有機材料吸收,適合雕刻、切割非金屬材料,包括但不限於木頭、皮革、紙張、壓克力、橡皮,而一些像是玻璃、石頭、陽極處理過的鋁合金表面材質等則可以破壞表面雕刻。50W 機器雷射全開時,聚焦點約為攝氏 300 度,熔點高於此溫度的材質無法切割,但如果搭配噴劑,不鏽鋼、鈦等金屬材質的表面也可以雕刻。
1000W+ 高功率 CO2 雷射:
CO2 雷射也有 1000 – 5000 瓦的光源,是適合金屬切割的解決方案,由於相對技術最為成熟,儘管耗能比較高,目前切割效果與精度都來的比光纖好。